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政府帮扶接地气 民企发展有底气
发布时间:2014-01-23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富民强滇云南梦,按照中央要求,省委举办了六期专题研讨班,分层次、分批次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对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培训。5月20日,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焦家良博士在省委党校给参与培训的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进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讲座。焦家良博士在讲座中提出“民营经济的发展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等创新的论点、实用的建议得到了参会人员的认可和肯定。
民营经济是源于民众,植根民间的“草根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民营经济的未来,焦家良博士十分看好,他说到“国运昌盛是民企发展的最佳环境,未来的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我对此很有信心。” 乘着十八大深化改革开放的东风,民营经济如何发展才能借势扬帆远航呢?焦家良博士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实战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四地”理论 助力民企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四个“地”:“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干部脚踏实地、群众欢天喜地。”地方政府工作只有接上地气,民营经济才能发展的有底气。焦家良博士指出,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做到“散开满天星,汇聚一把火。”结合县域地方特色,从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做起,全面的进行发展。同时积极调动地方企业家积极性,鼓励互动学习,提升企业家素质。在整体发展的同时,还需树立典型,做出品牌。俗话说“好兵要有好将带”,这个“将”就是一个地方产业的品牌。有了品牌的带领,民营经济才能走的更快、更稳。会上,焦家良博士建议地方政府对当地资源进行盘点整合,提炼出精髓,引导企业家打造品牌。同时他也强调,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的帮扶应该脚踏实地的做,披挂上阵的对企业进行协助。工作接地气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底气,地方经济的腾飞才能实现,群众才能给予认可和支持。
找准民企发展的“抓手”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作为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它是政府帮扶民营经济发展很好的切入点和“抓手”,只有建设、利用好了这只“抓手”,才能从最关键的部位对民企发展起到助力作用。焦家良博士在会上建议地方政府多与省工商联开展合作,进行会议邀请等,加大地方企业家与省工商联会员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地方企业家能力,增加发展机遇。
民企发展 营销先行
"向卖冰棍的老奶奶学习,而不是向诗人学习",会上,焦家良博士以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大家阐述了行动与营销的重要性。真正的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落到实处,巧用营销办法,才能成功。同样的产品,在一些人手里很普通,而在另一些人手里却变成了珍贵稀缺的宝贝,这就是营销。县域政府应该针对当地特色,罗列出当地资源的“优点”、“缺点”、“威胁点”、“机会点”、“解决办法”,对产品进行整体的研究和探讨,推出一系列有特色的营销方案才能打造好的品牌,更好的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研讨讲座上,焦家良博士不仅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经验,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实战方法”进行了讲解,更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了良好的互动。针对现场所提问题,焦家良博士就“如何扩大招商引资?”、“产品如何走市场?”、“怎样让省内著名企业入驻地方园区?”等地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共性难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答。这是一次接地气的讲座,参会人员不仅从政府的角度,更以企业的角度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立体的,更具实战性的学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贯彻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关键在于实干和落实,更需要具有实战经验的践行者进行指导。焦家良博士为大家带来的经过市场考验的真知灼见,结合企业发展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全省各县(市、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指南”。整个讲座内容丰富,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