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院士亲述:中药发展新思路 快来围观
发布时间:2016-01-18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基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科学有效地防治肿瘤、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界攻坚克难的长期课题。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寄望于中国通过传统医学在疑难疾病方面做出成果,从而探索出一种中西医融合解决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有效方法。
中西合璧防治肿瘤已成为国内和国际医学界的一种新风向。这既与中医药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关系,也与国内学者对中医药宝藏的传承创新密切相关。我们应当如何科学、积极地运用中医药防治肿瘤并构建新优势?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国临床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
孙燕院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现任国家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主席、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际抗癌联盟( UICC )教务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还是《Thoracic Cancer》主编、《全球肿瘤快讯》 总顾问和18种国内外期刊的名誉主编或编委。作为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他对我国内科治疗学的开拓、发展、提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曾经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
诺奖激情聚焦中医药抗肿瘤
最近,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让人们将目光再一次聚焦于中医中药,有人称之为“国际医学与传统中医的对话”。见到孙院士,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从这里打开。对此,孙院士表示:“她能获诺奖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范例。这个喜讯给大家很大的鼓舞和信心,特别增添了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信心。”
86岁的孙燕院士称自己与屠呦呦同为“80后”。孙院士从医已逾60年,见证了我国肿瘤内科从创立、发展到壮大的整个历程。令人欣喜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翻了一倍,大城市居民的平均寿命超过80岁。所以,虽已至耄耋之年,孙院士仍致力于我国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并一直活跃在普及肿瘤防治知识的一线。提到中医中药,孙老充满深情地说:“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应当珍视。我们应该把中医的思想融入医学临床实践,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阐明中医中药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孙老在中医药抗肿瘤的实践中硕果累累。
扶正固本力争作出世界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如此评价孙燕院士:“他发掘祖国的药物遗产,在肿瘤内科治疗方面特别提出中医的‘扶正固本’观念及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于中医在肿瘤内科治疗方面作出了贡献。”
孙院士是如何与扶正固本结下不解之缘的,这对他当前进行的扶正固本防治肿瘤有什么启发?记者饶有兴致。
孙院士说:“我从小就是吃中药长大的,坚信能够存在几千年的东西,经过历史的筛选必然有其道理。”1962年,他师从三代世医姚孝武学习中医,并不断传承与创新,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
多年来,孙院士致力于将祖国医学中“扶正培本”的治疗法则与现代临床免疫学相结合。上世纪70年初,孙燕被下放到甘肃定西,机缘巧合,使他关注到当地盛产的中药材——黄芪。回京后,他着手对黄芪扶正补气的功效开展研究。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用现代科学方法对黄芪等中药效果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与国内同道共同开启了针对扶正中药的研究。后来,他在M.D.Anderson肿瘤中心工作期间与美国同行共同完成的实验结果证实,传统中药黄芪等可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抑制肿瘤病人过多的T抑制(Ts)细胞的活性,从而解救Th细胞,使T4/T8细胞的比例得以改善。他还证明,扶正中药能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功能,辅助放疗、化疗应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远期效果,治疗某些癌前病变。这也为扶正中药用于肿瘤的防治提供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依据。1983年,他与美国同道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医中药与免疫”国际讨论会,参会同行超过300人,来自美、日、法各国与香港、台湾地区的参会者和媒体人士多达90人。众多媒体包括《今日美国》和《人民日报》对此均进行了报道,《美国医学会杂志》还发表了《同西方会面讨论平衡免疫学的阴阳》的专题报道。1995年,孙燕与余桂清共同主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正式出版,得到业内同行包括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支持。2015年,孙燕与陈可冀院士共同主编的《黄芪——实验与临床》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总结了国内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
孙院士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与美国同道还共同发现,扶正中药能抑制肿瘤病人过多的Ts细胞的活性,并得到学术界的瞩目。当前,国际上最热门的相关发现是,肿瘤细胞会释放因子PDL-1,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而宿主的淋巴细胞表面又有受体PD-1。因此,很多专家研制PDL-1和PD-1的单克隆抗体封闭这些因子,并已经在抗黑色素瘤和肺癌方面取得初步临床结果。据了解,他的合作团队从扶正中药提取的小分子化合物也在体外具有PDL-1的作用。目前,该临床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期待能获得重要突破。
临床治疗表明,祛邪扶正反复轮替,可以取得较好的抗癌疗效。治疗初期肿瘤较大,需要最大限度地祛邪,肿瘤得到一定控制后应注意病人骨髓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即扶正。最后,再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使肿瘤负荷降到最低,这时肿瘤就很可能被治愈了。在一次国际血液学会上,孙院士通过淋巴瘤治疗专题提出了以上观点,被新加坡报纸誉为治疗肿瘤的“中国模式”。目前,孙院士专注于扶正中药对抑癌基因调控作用和对PDL-1、PD-1的作用。“中医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应格外珍惜。屠呦呦走过的路为大家作出世界性贡献指明了方向。”孙院士的言语间充满激情。
孙院士认为,WHO正式公布将肿瘤纳入慢性可控疾病的范畴,这对我国学者具有特殊意义。靶向治疗本身就是调控,但不同于古代中医辨的是寒热、表里、虚实,调控的是阴阳平衡。当前,我们调控的是基因、受体、免疫和激酶,且靶向治疗实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目的。多年来,我们研究扶正中药调控细胞免疫功能,并已证明其与白血病介素-2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这说明传承与创新是中西医结合的两个必要基础和发展途径。
基于此,WHO寄望于中国通过传统医学在疑难疾病方面做出成果,从而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解决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路。而孙院士研究的镇痛药高乌甲素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作用的Rg3,也受到了WHO的关注。
院士的“中国梦”降低癌症发病率
今年11月,即第15个“全球肺癌关注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07年起,恶性肿瘤就成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肺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占第一位。
与癌症交手半个多世纪的孙燕院士有一个远大的“中国梦”——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并迅速降低癌症死亡率!他表示:“癌症目前已有‘让路’的迹象,只要我们大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共同努力,终会让它向科学‘低头’。”
孙院士认为,我们已经掌握导致癌症发生的多个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我们不但要注意家族性遗传缺陷、不良生活习惯,例如肥胖、慢性炎症、熬夜、抑郁和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诱导细胞癌变的基因突变;而内外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类食品、药品中致癌物的增加则是外因。当前,政府已经着手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实施控烟措施,并重视食品卫生和倡导饮食习惯的改善。同时,重视多种慢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控制,倡导适当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孙院士特别提醒大家,应当像汽车年检一样定期进行有效的体检。没有特殊理由,他反对“小车不倒只管推”——带病痛坚持工作。他认为,我们的内脏24小时为我们服务,应当对其加倍爱惜、保护。
孙院士指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普及有关癌症防治的知识,倡导全民防治癌症。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治愈率还不足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75%的治愈率,但我们正在努力缩短这样的差距。他认为,这并非不可实现。据统计,国内大的专科医院病人的总体治愈率均超过50%,有的接近60%,这就是我们推广规范的综合治疗的原因。
最后,当被记者问及应用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期望时,孙院士表示:希望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学“以人为本”和“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并通过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进行肿瘤防治。期望从此构筑临床肿瘤学的特殊优势,这也是中医药对世界医学作出贡献的重要途经之一。
既然直销要全面实现网络化,那么,您已经全面启动互联网来发展自己的直销事业了吗?加入!